數字化變頻輸油在綏靖油田的應用及優化
綏靖油田已經開發13年,是長慶油田低滲透油藏主力區之一,位于陜甘寧邊界,屬典型的黃土高原梁峁丘陵溝壑地區。具有埋藏深、低孔低滲、低壓低產的地質特點,滾動開發、快速建產、規模建設、衰竭快的開發特點,以及復雜的外部環境特點。油井產量低,井站產進分布不均,造成輸油系統不能連續工作,若員工不能及時啟停輸油泵,易造成溢罐或泵空轉,導致環境污染和設備損壞,影響油田正常生產。
變頻輸油系統組成及工作原理
1.1 變頻輸油系統組成
變頻輸油系統主要由變頻器,工控機,輸油泵,緩沖罐,磁翻板液位計,PLC( 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,可編程邏輯控制器)等組成。變頻輸油系統成套控制設備及技術應用在綏靖油田各計量站、增壓站和接轉站,是在原外輸系統上經數字化改造實現數字化和自動化控制。
1.2 變頻輸油工作原理
變頻輸油系統原理分變頻器、站控控制、液位控制、定頻控制、變頻連續輸油原理五項。
(1)變頻器:由整流(交流變直流)、濾波、再次整流(直流變交流)、制動單元、驅動單元、檢測單元、微處理單元組成。主要實現方式是通過電流的頻率的變化,改變電動機的轉數,降低電動機輸出功率。其工作原理: 工頻電流開關撥到變頻位置,經過整流電路變成直流電,直流電流變頻器按照控制信號的要求,輸出改變頻率的交流電,作用于電動機,改變其輸出頻率;工頻電流開關撥到工頻位置,使用人工操作模式下的工頻狀態。
(2)站控控制:由變頻器、緩沖罐( 帶磁翻板液位計)、計算機和輸油泵組成。通過監測緩沖罐或事故罐液位,員工利用計算機控制變頻器,給輸油泵電機發出啟停及頻率調節指令,實現遠程控制輸油模式。
(3)液位控制:由PLC、變頻器、緩沖罐( 帶磁翻板液位計) 和輸油泵組成。通過PLC可編程控制器采集緩沖罐液位,根據設定的上下高度值,當液位達到某個設定液位高點值時,利用PLC可編程控制器,給變頻器發出啟動指令,輸油泵開始工作,當液位值低于某個值時,PLC控制器發出停止指令,變頻器停止供電,輸油停止。
(4)定頻控制:由變頻器、原油流量計和輸油泵組成。在站控控制輸油原理的基礎上,站點員工根據站點產進液量,計算出外輸泵每小時排量,設定一定頻率,使外輸泵每小時的排量與站點每小時產進相同,實現原油邊進邊出。
(5)變頻連續輸油:由PLC、變頻器、緩沖罐( 帶磁翻板液位計)、計算機PID控制系統和輸油泵組成。在液位控制原理上增加計算機PID控制系統,變頻器的輸出頻率以緩沖罐液位為控制對象,液位傳感器檢測出緩沖罐液位高度,作為反饋信號傳送給站內PLC,PLC 將信號處理后傳輸給站內上位機(計算機),上位機PID控制系統根據緩沖罐液位高度作為變頻器的頻率指令,調節電機轉速,控制站點外輸流量保持恒定。
變頻輸油系統現場應用及優化建議
截止2013年,綏靖油田數字化改造站點112座,變頻器使用站點112座,其中實現站控控制輸油71座,定頻控制輸油19座,液位控制輸油19座,變頻連續密閉輸油3座。
變頻輸油現場應用
(1)站控控制輸油應用:站控控制輸油即遠程控制輸油,目前71座站點實現該模式,是綏靖油田主要使用模式。實現4項功能:遠程控制啟停、遠程調節運行頻頻率、監測泵運行狀態、采集各項運行參數。與傳統站點相比,遠程控制代替了現場操作,遠程控制節省了站點員工啟停外輸泵的時間及工作量,降低了高壓刺漏、機械傷害等風險。
(2)定頻控制輸油應用:定頻輸油模式,即設定一個頻率使外輸泵排量與產進相同,目前19座站點應用:化子坪作業區16座站點及大路溝作業區路7增、路一轉、路三轉。存在的弊端:①綏靖油田屬于超低滲油藏,油井產量變化波動較大,站點產進液量不均;②若原油溫度過高造成緩沖罐氣鎖或者緩沖罐壓力過低泵不上量,很容易導致外輸泵空轉,燒壞泵機。
(3)液位控制輸油應用:高低液位控制輸油模式,即高液位啟泵、低液位停泵,目前19座站點實現:主要用于17臺數字化增壓橇及澗1增、白2增兩座增壓站。液位控制輸油模式的應用,優化了集輸工藝流程,減少了站點用工數量,降低了原油生產成本。
(4)變頻連續輸油應用:目前在楊19接轉注水站、鐮一轉油站、白7增壓點三個站點實現變頻連續輸油,變頻連續輸油的實現,為數字化改造一項重大成果。變頻連續輸油的核心一是工控機PID控制系統完善;二是對外輸壓力、排量的實時監控,外輸壓力、排量直接反應外輸管線運行狀況;三是緩沖罐液位趨勢曲線,工控機PID控制系統根據緩沖罐液位高度作為變頻器的頻率指令,調節電機轉速,控制站點外輸流量保持恒定;故對外輸壓力、排量及緩沖罐液位曲線的監控和分析變得尤為重要。
下步優化建議
(1)對部分站點多級離心泵“降級、減排”,實現連續輸油。部分站點經數字化改造實現變頻連續輸油軟硬件皆全,因站點日處理液量少,外輸泵排量大,不能實現變頻連續輸油,下步計劃對部分站點多級離心泵實施降級、減排。
(2)對數字化增壓橇進行流程切換,實現連續輸油。選取兩座數字化增壓橇(路3增、路12-43增),實施夏季不加熱不緩沖增壓、冬季加熱增壓流程,實現變頻連續輸油,改變目前高液位啟泵、低液位停泵運行模式。
(3)對站點緩沖罐加裝電動閥(應急閥),更加智能化。目前站點兩臺外輸泵獨立工作,不能有機結合,且站點集輸系統不能自動處理外輸突發情況;建議在緩沖罐進口處加裝電動閥并配套相應流程,使站點兩臺外輸泵配合啟動,應急突發狀況。
(4)逐站排查,著力打造變頻連續輸油可實現站點。經調查統計,19座站點可實現變頻連續輸油,其中需對PID系統進行調節站點5座,需投用緩沖罐站點3座,需對外輸泵進行降級減排站點8座,需更換新型變頻器站點1座。
結論
綜上所述,變頻輸油技術實現4大創新:
(1)降低生產成本,減少了站點用工總量,且節能效果明顯。
(2)降低勞動強度,遠程控制及自動控制,減少了人為因素,避免了頻繁上罐量油及泵房啟停泵的繁雜工序。
(3)延長設備壽命,變頻器對電機軟啟軟停,避免了電網直接沖擊,低速運行減少了泵軸、軸承的磨損程度。
(4)實現智能報警,數據實時監測,超高、超低參數自動報警,伴有聲光提示,提高原油集輸系統運行平穩性。